讲述西部故事,塑造西部英雄人物――专家学者研讨我校驻校专家陈玉福历史长篇小说《西凉马超》

日期:2018-10-23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浏览:133

10月22日,由我校驻校专家陈玉福创作的小说《西凉马超》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文艺报》社、作家出版社、甘肃文联、甘肃作协共同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文学院院长马晖教授参加研讨会并发言。作家、评论家潘凯雄、施战军、何向阳、黄宾堂、白烨、梁鸿鹰、程光炜、王干、胡军、刘琼、封奎海、潘义奎、马青山、边明星、顾建平、付秀莹、岳雯等与会研讨。

1_调整大小.jpg

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讲话

陈玉福创作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西凉马超》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西凉马腾》《少年马超》《青葱岁月》《马踏飞燕》《西凉太守》《将军归来》6卷组成,共计51万字。小说讲述了一代名将马超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以母子遇难、解民倒悬、握手言和、金繁马庄、马踏飞燕等六个精彩故事为脉络,以青春、励志、偶像为元素,弘扬了西部人自强不息、惩恶扬善、互助友爱的精神。同时,该书还首次披露了雷台墓主人、马超墓以及“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前因后果。

2_调整大小.jpg

图为《西凉马超》作品研讨会会场

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中谈到,陈玉福的《西凉马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是流传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段民间传奇,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史诗。小说塑造了马超这样一个存在于历史却又不曾被人深入了解的人物形象,作家从历史史实出发,以丰沛的想象力对其生活细节和心理情感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和虚构,从而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又内涵丰富的传奇英雄。《西凉马超》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其所呈现的英雄观和自强不息、惩恶扬善的精神无疑有着鲜明的当代意义。而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作家在小说中对西部文化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梳理和呈现,《西凉马超》中彰显的西部文化是多元的,是包容开放的,与此同时小说中的西部又是坚毅、沉稳、乐观、成熟的。英雄的匡扶正义、为民除害、敢作敢当、敢恨敢爱的精神和西部苍劲的山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西部文化景观。

与会专家还谈到,从写法上来看,这部小说不仅接续了中国小说英雄叙事的传统,还在某种意义上复活和呈现了传统小说叙事的魅力。《西凉马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整体风格上近似于古代传奇小说。作家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之中,来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的精神意涵。而这种密集的矛盾冲突也成为推动小说叙事的重要动力,使得小说的节奏明快,引人入胜。作家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十年磨一剑,收集了大量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文学的形式解读、还原历史,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51万字的小说。长篇小说《西凉马超》通过对历史的解读,运用文学化的描写,还原了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文学界来说,这都是一部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近期热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