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甘肃”这一主题,组建16支重点团队(国家级2支、省级7支、校级7支),团队参与人数达200余人,足迹遍及甘肃省内各市州及浙江宁波,在城市社区、乡镇村落、工厂企业、文化场馆等城乡各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学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实践期间,各团队深入开展了理论与政策宣讲、“非遗”传承人走访、脱贫攻坚调研、红色基因传承、“一带一路”调研、文艺下乡、爱心支教、禁毒宣传、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由音乐舞蹈学院和校学生会学生组建的雁苑大学生艺术团作为今年暑期全省高校三支“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礼新风‘大篷车’”演出团队之一,前往平凉、庆阳四个乡镇巡回演出,备受群众欢迎,中国青年报、甘肃卫视、中国新闻网、中国甘肃网、甘肃省教育厅官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查专项活动中,从全校范围内招募的29名志愿者分组对省内各市州13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进行走访,形成“非遗”口述史调查报告和文学走笔共计30余篇,受到每日甘肃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脱贫攻坚青年观察团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社员、第六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以及非虚构写作大赛中的优秀选手组成,在庆城县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文化旅游产业调研、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关爱留守儿童、红色教育等多项实践活动,目前已在“中青校园”平台发文4篇,形成20余篇调研报告及非虚构作品。
各团队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校“文化、旅游、传媒、艺术”四大方向的办学特色,聚焦脱贫攻坚、“非遗”传承、红色旅游、“一带一路”、文明城市创建等国家战略及社会热点,获得大量图片、视频、口述记录、调查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形成上百篇调研报告及非虚构作品,共在校内外各类媒体发布200余篇新闻报道,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甘肃网、甘肃省教育厅官网、新浪网、凤凰网、兰州晚报、白银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关注和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实践育人效果,展示了文理学子和兰州文理学院的良好形象,为促进文明传播、文化传承,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了青春力量。
(撰稿:牛晓春 摄影: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
Copyright 2020-2025 © 兰州文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400号邮编:730000
设计制作:苏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