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校园――兰州文理学院原创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赴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专场展演

日期:2018-05-18   |  来源:艺术中专部   |  浏览:177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我校主动发挥艺术专业办学优势,于2018年5月17日应甘肃警察职业学院邀请专场展演了原创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

甘肃省公安厅党委成员、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尔昕,兰州文理学院副校长郑伟强,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政治处主任杨力刚,副院长卢建军、陶晓岚,学生处处长杜维吉、图书馆馆长殷翔、团委副书记张钧翔及师生代表约2000人共同观看了展演。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主任张世成、党总支书记陈毕栋带领演出团,以专业的水准、精彩的表演圆满完成了展演任务,受到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师生的好评。

近年来,我校积极服务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扎实开展艺术教育和舞台实践,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基层,送高雅艺术进校园、进乡村,已于2018年春节前后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赴天水、定西、庆阳等地开展惠民演出20余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很好地向甘肃社会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水平。

据悉,这次展演是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第二届“四月芳菲 书香校园”读书节之戏曲进校园的系列活动,由共青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委员会、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生处、图书馆主办,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生会承办,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甘肃省艺术学校)承演。

 

(撰稿:张东升 摄影:马永良)

 

资料链接:

兰州文理学院原创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原创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是教育厅“2011高校办学能力提升计划――《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项目的子项目之一,本剧由艺术中专部(甘肃省艺术学校)张世成、张东升创意;张世成、贵荣(特邀)编剧;著名陇剧作曲家姚福汉作曲;陕西戏曲研究院张森伶配器;甘肃省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孟庆波执导;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邵斌德、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慕红霞、关杰;艺术中专部王巧巧、张添茗等联袂主演,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学生倾力奉献。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时期青铜器,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极品,国家旅游标志。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从神话故事入手,用民主的主题、爱情的题材、飞翔的思维,透过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给静止的马踏飞燕赋予生命,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本剧讲述了很久以前,天河干涸,黄河干枯,人间大旱,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命房府星君挖天井施恩降雨,解救苍生。不料房府星君疏忽大意,将挖天井之土抛于天外,并将天土太岁挖出一并抛下人间。

天土在人间形成万座大山,生灵涂炭。玉帝闻情欲将房府星君问斩,后经王母娘娘与众仙求情,房府星君被贬人间化马受苦,移山造田。

太岁在人间化为妖魔,祸害百姓,并百般阻挠房府星君移山造田。

王母之义女龙雀被房府星君的担当精神所动,毅然来到人间帮助星君开疆拓土,发展生产,并对房府星君产生了爱情之意,二人约定不离不弃,永结同心。

怎奈太岁百般阻挠,一再纠缠,屡次破坏百姓的劳动成果,后在土地公公道破天机,房、龙二人得破解之法,带领百姓用神�开出了河西走廊,造就了丝路文化与敦煌文明。

太岁贼心不死,卷土重来,并扬言要彻底毁灭人间。危急时刻,龙雀现出原形,将太岁死死缠住,眼看太岁再次逃脱。千钧一发之际,房府星君化为一匹神马,腾空一蹄,彻底摧毁了太岁。从此,天土太岁无法现形,只能化作一滩烂肉永埋地下。房府星君和龙雀化为永恒,成就了马踏飞燕的传说。

陇剧是甘肃省地方戏唯一的剧种,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剧目之一。兰州文理学院将通过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的排演,用剧目形式全面梳理、把握和体验陇剧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疑将为兰州文理学院转型发展和甘肃戏曲大省、文化强省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近期热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