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育见未来】我校2025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风采展示系列报道(四)——优秀教师

时间:2025-09-12来源:兰州文理学院浏览次数:12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聚焦“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时代主题,特推出“师者如光·育见未来”2025年度“雁苑名师”、“教学之星”、“科研之星”、“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典型展示栏目。他们中有的深耕讲坛数十载潜心育人,有的勇攀科研高峰服务社会,有的在管理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共同彰显了新时代我校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定信念与时代担当。

朱薇,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校级创新创业导师,甘肃省黄河流域智库专家。从教十年来,始终坚守教书育人一线,主讲《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曾获甘肃省首届高校区块链技术应用人才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校级混合性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次。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主持厅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学创杯”“三创”等比赛均获优异成绩,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2项。潜心科研,聚焦区域经济与管理会计研究,主持厅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马国俊,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数字媒体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CCF会员、甘肃省人工智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雁苑英才。担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主任,主讲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数据挖掘等课程,深耕人工智能与甘肃特色文化融合领域,构建“‘古艺新智,数墨重光’——人工智能赋能文物图像修复项目化实践教学”应用案例。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校研究生项目、甘肃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6项,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期刊发表论文45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及科研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各一项。兼任数字媒体学院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学科竞赛办公室主任,获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15项。担任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国赛、赛区评审专家。2021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省级5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5项。

刘华梅,社会体育学院副教授、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从教24年来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参与建设的《舞龙舞狮》课程获国家线上线下一流精品课程。指导学生运动训练与竞赛成绩突出,获国家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省级三等奖5次。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厅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CSI论文2篇,参编教材6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多次担任体育竞赛裁判,获省级优秀裁判员5次、市级4次。带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获厅级“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团队”称号。所带班级获“优秀班集体”,个人获“优秀班主任”,所在教研室获“文明教研室”称号。

杨玮,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获兰州文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9年获教师线上教学竞赛二等奖,2022年获“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三等奖。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2018年和2024年两次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科研方面主持并完成多项厅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有十余部纪录片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担任班主任期间用心引导学生成长,所带班级荣获2023年“优秀班集体”称号,个人于2024年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

曹毅,高级工程师,传媒工程学院广播电视工程系主任、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具有18年国企技术研究和工程管理经验,研究方向在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网络技术、项目管理与实施等领域。曾获“大唐杯”全国双师型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高等院校就业创业课程案例设计大赛三等奖,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线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两次荣获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主持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重点项目、甘肃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精品实验项目、一流本科课程及多项教学团队工作。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次、西北区赛三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7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5次。发表学术论文2篇,出版教材1部。入校前曾获省部级科技创新奖1项、地厅级奖8项,参编省级建设标准1部,发表论文6篇、获专利1项。

曹玲,中共党员,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外语学院副教授,获得人社部翻译资格证笔译(二级)上海外语口译高级证书。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及甘肃省政府外事办翻译人才库成员、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外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教研室主任及专业带头人。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迎评促建优秀工作者”等称号,2024年入选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优秀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从教22年,主讲课程十余门,负责校级“旅游英语”微专业建设。2020年获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西北大区三等奖,2021、2023年指导学生获甘肃省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二、三等奖;2024年获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厅级科研项目1项、教改项目3项、省“十四五”教育规划项目1项、校级教改5项,获甘肃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近20篇,含SSCI、CSSCI各1篇。2025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在重大外事活动中承担翻译任务,获世界银行“杰出贡献”荣誉称号。

潘静,中共党员,法学硕士,旅游学院讲师,现任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从教21年以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作为教研室主任,不断探索应用型酒店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以赛促学”,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省级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大赛”三等奖、“全国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指导学生发表省级论文多篇。获得兰州文理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及“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

张玲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教十余年,始终心怀关爱,热情投入教学,坚守育人一线。曾指导学生团队创作微电影《红色情书》,荣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优秀奖。多次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思政课公开展示及案例作品多次获奖。科研方面聚焦红色文化、党史教育、乡村振兴等主题,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主持多项厅级、校级教研课题,内容涵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色文化与党员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等方面。

夏莹莹,硕士研究生,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师从敦煌舞教学体系创始人高金荣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舞教学与研究。主持并参与建设《舞蹈基本功训练与舞蹈鉴赏》《敦煌舞》两门在线课程,均获评“本科高校精品课程”。致力于敦煌舞课程的多层级建设与创新实践,从校级项目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设计,近十余年来,在敦煌舞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开发与实践、当代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形成持续学术积累,主持多项省厅级与校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并荣获学校多项教学竞赛奖项。

董凤霞,材料学博士,化工学院副教授,现任材料教研室主任。从教以来恪守“明德强能、励志笃行”校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主讲《材料分析方法》课程,2022年获校级教师线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主持校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项目,推动“能力本位”教学改革,获2022年度校级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科研方面聚焦材料科学前沿与地方需求,2024年主持获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市科技局验收,为铜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提供支撑。指导学生实践成效显著,指导项目《“膜”法无边——筑文物安全防线》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牵头指导多项作品参加甘肃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并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着力提升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我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守初心、铸魂育人。希望全校教职工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谱写兰州文理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闫一丹  叶萌  审核:郭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