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从西到东,砖雕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砖雕艺术的窗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编导的脚步,探源我国砖雕艺术的几大流派:
苏派砖雕:
苏派砖雕刀工精细,风格秀丽,尤其擅长人物雕刻,繁密程度透出一种木雕的味道。题材多以金榜题名、历史故事或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为主,用戏剧情节劝化人心,充满说教色彩。
徽派砖雕:
徽州砖雕最大的特点是融入了徽文化,讲究的是层次,最好的砖雕能够达到九层左右。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往往能雕出情节复杂、层次繁复的立体人像,在亭台楼阁、树木假山掩映下,演绎着引人遐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劝化人心、表达理想,在青砖上折射出世相百态。
京派砖雕:
京派砖雕具有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建筑上应用很广,通常多用在大门、廊子、花墙、迎壁、花窗等处。题材以花卉为主,动物、人物比较少。技法有浮雕、透雕和线刻。风格朴实、健康、稳重,图案构成严紧饱满。
天津砖雕:
天津砖雕以完整美观、庄重大方的艺术风格著称,往往在一件砖雕作品中使用了浮雕、透雕、浅刻等多种高难度的雕刻技法。内容大至可分为:吉祥图案、亭台楼阁、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世俗生活、花鸟走兽、博古、古典小说、文字与图案等。在天津的古建筑中,杨柳青民居的砖雕被誉为很有特色,如:八角凸雕――八卦图案为天津砖雕仅见。
岭南砖雕:
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拢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戏曲人物衣甲清晰。在不同时辰日光照射之下,还能呈现出黑、白、青灰等不同色泽,高光部更烟烟生辉,画面富于起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