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清华 润泽文理
2018年1月6日――12日,“清华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二期)”50名学员经过紧张有序的学习,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全部顺利结业。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根据本次研修班学员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要求,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课程。针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殷雅俊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教授从《教学设计中的明辨性思维》、《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三个方面全新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围绕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清华大学电机系于歆杰教授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建设与应用》、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覃征教授的《精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杨芳副教授的《混合式教学方案设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教授的《科教融合与项目式教学》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地展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给人以视角思维上的冲击,发人深思。针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国防大学马刚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系博士后余玲艳老师、国家行政学院李清泉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真顺老师分别以《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安全面临的挑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语言表达艺术》为题,给研修班奉献了四场精彩绝伦的讲演,从课堂正能量的传输到人际和谐的构建、从辩证思维的实践到语言艺术的巧用,妙趣横生而又耐人寻味。
研修班50名学员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态度,参加了每一次课程学习,对大师们精彩的讲授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前认真地查找授课老师的个人资料以备介绍,课后积极地分享着各自的体会和感悟,课堂上,不放过任何一次提问发言的机会,认真聆听唯恐漏掉哪怕一句精彩的讲授,课间热烈讨论,感慨万千。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换来的是学员们眼界逐渐开阔、看问题的视角变得独特、对自身的定位越加精准、站位也更为高远。
除课堂学习外,一系列的观摩体验活动让大家被清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触动,对顶尖大学的感受更加真切,更为具体。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大家感受到清华大学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游览清华校园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中国最高学府的不凡气度与博大胸怀;在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时,大家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文化与心灵碰撞,体验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艺术审美之旅。
研修班在清华园的课余生活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有团队游览、小组主题活动,尤其是围绕班级文艺汇演,50名学员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精心策划、扎实排练,高涨的情绪互相感染,大家不分院系、不分男女老少,全员上阵,节目精彩纷呈,文艺汇演的成功举办,是研修班在清华园将兰州文理学院的校园文化和教师凝聚力充分完美的一次彰显。
短短7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在最后的结业典礼上,五个小组的代表总结了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既有充满理性的学习心得,也有流露真情的不舍与感激。班主任郑雨婷、张菁两位老师将本次研修班从前期准备到学习结束的点点滴滴精心制作成结业短片,短片的播放将结业典礼推向高潮,两位老师不畏严寒、时刻陪伴、心细入微、关怀备至,令全班学员心潮澎湃、感动不已,言传身教给了大家明晰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刘娟部长为50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勉励大家学以致用,不断深化两校情谊。兰州文理学院教务处胡建军副处长代表研修班做总结发言,对清华大学为本次研修提供的帮助深表谢意,相信大家会肩负神圣的教育使命,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以实际行动回馈学校。
“清华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二期)”是兰州文理学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人才兴校战略的重要举措。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校对教师自身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老师们深度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强烈需求。
(撰稿:王小江 摄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