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2016年校园十大新闻

时间:2017-01-05来源:宣传部浏览次数:173

 

 

1. 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确立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1_调整大小.jpg

 

(图为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现场)

 

2016年1月14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兰州文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总结了学校秉承六十多年的历史,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学术对话能力、产学对接平台、办学条件、治理结构、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学校转型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确立了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将学校办成重在培养文化人才的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兰州文理学院章程》的全面实施,为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准则和依据,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遵循和指南;先后召开第一次教职工“双代会”和第一次团学“两代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草案,制定了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

2.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2_调整大小.jpg

(图为我校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

 

2016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党组、省高校工委的安排部署,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中,校领导带头讲党课,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结合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等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落实工作,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对接、新一轮本科专业申报、校园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众创空间拓展等转型发展任务,把学习教育与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与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从严治党、落实“866”主体责任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用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成为高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单位之一  学校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

3_调整大小.jpg

(图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兰州文理学院“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6月22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与校长汪建华签署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合作协议,聘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首席专家、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介晓磊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我校成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的全国5个项目院校之一,也是甘肃省唯一实施该项目的院校。标志着我校将在重在培养旅游、文化、传媒、艺术等专业人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学校入选“数据中国”、中美“双百项目”建设单位,旅游专业入选“中英繁荣基金项目”。成功申办了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视觉、传达设计4个本科专业,转型发展向课程、师资领域深入拓展。

4.获批国家基金项目资助  助力提升学校竞争力

 

4_调整大小.jpg

(图为“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开班典礼现场)

 

2016年,学校获批4个“国培计划”项目和1个省培项目;《敦煌舞人才培养》项目获批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政治伊斯兰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办了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校长“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建设”研修班、甘肃省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甘肃省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跟岗实践阶段培训、甘肃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等,1200余名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校长、骨干教师、乡村中小学校长、乡村教师接受了培训。敦煌舞教学展演在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年会上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中华网、网易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甘肃日报、华龙网、华讯网、和讯网等20多家媒体对展演情况进行了报道。

5.在全省繁荣和推进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做专题汇报  开展服务文化大省工作

 

5_调整大小.jpg

(我校召开贯彻省委繁荣和推进文艺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现场)

 

11月25日,在省上召开的繁荣和推进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为高校的唯一代表,史百战书记就我校为繁荣和推进文艺工作所做的努力和今后的设想向会议做专题汇报。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甘肃省文化人才培养的主题学校,学校立足甘肃地方文化,着力建设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基地、甘肃省敦煌舞蹈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甘肃省戏曲、敦煌舞人才的培养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开设了舞蹈、戏曲、音乐表演、戏剧影视文学、视觉艺术传达等专业;开设敦煌舞蹈表演实验班、秦剧陇剧表演实验班和舞蹈杂技表演实验班,形成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文艺人才培养新机制。师生参演的大型原创歌剧《貂蝉》、大型原生态原创舞剧《梦幻九色鹿》在国家大剧院演、陇西大剧院成功演出多场;微电影《心墙》获第三届甘肃电影锦鸡奖微电影类二等奖;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好作品奖;秦腔《苏武牧羊》选段在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中荣获“小梅花”金花称号。第十一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颁奖典礼、首届甘肃省广电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英国繁荣基金项目课题研讨会等相继在我校成功举办。

6.“陇人骄子进校园 基层先锋面对面 道德模范零距离”主题教育活动荣获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6_调整大小.png

(图为“陇人骄子进校园 基层先锋面对面 道德模范零距离”高校巡讲活动)

 

12月23日,由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结果出炉。我校"陇人骄子进校园,基层先锋面对面,道德模范零距离”主题教育活动荣获二等奖。学校坚持并创新“榜样育人”系列行动,积极探索新途径,选取合理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和合理的组织开展榜样育人活动。2014级景区开发与管理班团支部在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创建和“百佳团支书”寻访活动中,荣获“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社会管理学院2015级法律事务1班团支部荣获“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香港《大公报》专版对我校在甘肃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敦煌文化传承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报道。

7.借力VR技术  服务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

 

7_调整大小.jpg

(图为我校研发的“VR美丽乡村虚拟旅游平台”

亮相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VR技术(VR即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简称)空前火热。学校组织团队积极探索将VR技术服务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2016年月5月21日,在甘肃省精准扶贫现场会上,我校承担“甘肃陇南 康县智慧旅游平台”中“VR美丽乡村虚拟旅游平台”和“VR生态康县虚拟旅游平台”的研发工作,获得了省市相关领导的好评。9月28日,在宕昌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旅游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我校研发的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4A景区VR全景虚拟旅游体验系统成为节会新亮点。

8.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精彩亮相  拓展学校服务社会领域

8_调整大小.jpg

(图为我校服务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礼仪志愿者)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一个以丝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化盛会。作为重在培养文化人才的高校,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协助省外事办邀请塔吉克斯坦文化部部长来访,参加了文博会系列活动之“2016‘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主题论坛”和分论坛“民族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论坛”,承担了文博会主要礼仪服务和部分翻译服务工作。我校礼仪志愿者服务队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中央领导人、各部部委和外宾的广泛赞誉,让中国和世界看到了兰州文理学院全体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学校荣获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数媒学院的作品获最受欢迎奖,4人荣获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9.荣获“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节能降耗工作见实效

9_调整大小.jpg

(图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获奖证书与奖牌)

 

多年来,学校一贯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倡导低碳生活。自2013年开始,学校先后实施了锅炉房余热回收及智能控制节能改造、南校区供暖分时分区智能控制系统、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楼道人体感应节能灯改造、南北校区太阳能路灯安装、学生公寓沟槽式厕所节水改造、南校区高杆灯改造、南校区节能灯改造等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节能效果良好,共节约资金约30万元,2015年底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验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预期目标,授予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证书和奖牌。

10.开展“雁苑微林”众创空间和“三个一”就业创业系列活动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0_调整大小.jpg

(图为我校学生参与“雁苑微林”众创空间活动)

 

兰州文理学院“雁苑微林”众创空间“三个一”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于4月15日启动,期间开展了“牵手企业进校园”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周活动、举行了“兰州文理学院大型校园双选会”、“雁苑微林”众创空间大讲堂系列报告和“雁苑微林”众创空间双创周路演活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了我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拓宽了广大参与同学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们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激情,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