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推动课程改革

时间:2014-10-15来源:师范学院浏览次数:196

 

 

20141013日下午,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项目组一行五人赴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兰炼三中)进行调研。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负责人、兰州文理学院副教授王成德,核心成员、社会体育学院副教授陆克珠,师范学院教师牟冬莲,核心技术人员齐菊红参加调研。实验学校副校长蔡斌,副校长王麦前,体育老师蔡星晨、赵宇超、丁新麟、张潇,心理教师刘阳等参加座谈。项目组邀请实验基地咨询专家、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建华进行专业指导。调研分听课和座谈两个环节。

首先,调研组与学校领导、全体体育教师在学校南操场进行了听课活动。体育教师活力十足,精心讲解、规范示范,学生们仔细模仿、大胆实践。运动场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操场边上,副校长蔡斌、王麦前不时介绍着学校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情况,并和项目组成员进行亲切交谈。

接着,项目组全体成员和实验学校领导、体育与健康一线教师在三楼会议室举行座谈活动。副校长蔡斌代表学校介绍情况。实验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于710日成立了以校长摆国元为组长、副校长蔡斌、王麦前为副组长的“兰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中新课改体育与健康领导小组”。目前在校学生近1300人,18个班级,体育教师6人。学校特色体育活动为校园足球、体育特长生,两课、两操、两运动会均高质量、严要求开展。

实验基地负责人王成德副教授介绍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申报情况、工作思路、工作进展和工作安排。他强调,到实验学校调研,就是要了解实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情况,课时、内容、场地、器材等,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与实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座谈,了解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课程实施的创新性构想;中学与高校做好衔接,高校教师需要到实验学校实地了解体验,中学教师需要走进高校,了解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改动向;接受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咨询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基地成员要做好基地平台建设,利用这一平台与全省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提升能力素质。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和自身特长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新方法、新举措。在传统运动项目改造和新兴运动、民俗运动等方面做有益尝试,争取能把兰州市第六十中学打造成甘肃省特色体育学校。

此外,副教授陆克珠就兰州文理学院敦煌拳艺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舞龙舞狮)、体育健康文化(推拿按摩)和学校特色课程(桌式足球)四个方面与实验学校进行观摩介绍。

据悉,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体育与健康实验基地于75日在兰州文理学院启动。课题申报人为兰州文理学院王成德副教授,实验基地办公室设在兰州文理学院。实验学校为西北师大附中、酒泉实验中学、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兰炼三中)、榆中县第二中学、天水市第一中学。课题组成员25人,其中中学教师16人,占课题组成员的64%;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多门学科。兰州市第六十中学自2003年创办高中以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能行”文化创建稳步推进形成体系,高考连创佳绩,连续八年教育教学绩效排名普通中学第一名,八度蝉联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兰州市柔道、摔跤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训练点学校,“兰州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实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可以有力地促进实验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改革试验工作。

(撰稿:王成德   摄影:齐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