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下午,在思源楼萃文厅党委中心组学习举办专家专题报告。应宣传部、科技处邀请,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甘肃省地方志学会会长、兰州历史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研究员张克复来我校作《华夏文明与黄河文化》专题报告。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全校副处以上干部、学生代表参加报告会。副校长普登学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张克复研究员从华夏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黄河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甘青文化圈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成员三个方面引经据典,考古论证,做了十分精彩的演讲报告,张研究员围绕着“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对构成黄河文明的农耕文化、青铜文化、古文字以及古代的政治制度展开了精彩演讲,从甘肃的大地湾遗址、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等历史进程,论证了甘肃是大禹治水的中心地,是秦王朝发迹的根据地,这些都证明了先秦时期中央政权诞生在黄河流域,而中国文字也产生在黄河流域,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甘肃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黄河文明产生的影响更大一些。从五帝以来,黄河文明始终处于中华文明的中心。在中国形成的众多地域文明中,产生、发展于黄河流域的文明虽然不等同于中华文明,但却是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和集中体现。
报告会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整场报告会紧凑有序,两个多小时精彩演讲,大家纷纷感到受益匪浅,使聆听者对甘肃的历史、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有了更加明晰的、全面的认识了解,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最后,校长史百战作了总结讲话。他说,张克复研究员学识渊博、造诣深厚,记忆超群,妙语连珠,演讲报告从华夏文明的起源、黄河文化的发展进程等方面历史资料,以及我们甘肃正在申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园区,引经据典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报告,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一是正确认识甘肃文化在华夏文明和黄河文化中的地位;二是诠释我们现在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园区的必要性;三是进一步思考我省建设文化大省所面临人才队伍培养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甘肃的文化优势,进行认真地梳理挖掘,进行科学有效地文化开发,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