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之十

时间:2011-07-30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07

走进兰州新区,零距离体验“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纪实之一
 
 
兰州新区规划范围和空间布局图
 
    2011年7月20日早晨,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化工学院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小分队赴兰州新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共有10名队员,依据兰州新区规划和发展实际,对新区未来居民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及污水处理等状况进行调研,通过对现有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问卷调查及水质检测,开展合理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探究保障兰州新区用水安全的机制。
 

包永红局长介绍新区交通、供水、电力及转型农民安置等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

    小分队于上午8点30分在新区中川高速出口和我校92届校友、永登县上川镇党委书记何富祥汇合,并赴兰州新区管委会了解新区总体规划情况。小分队邀请新区城乡统筹局包永红副局长介绍新区规划并实地参观在建的重点建设项目及转型农民的安置工程项目。
 

包永红局长在兰州吉利集团生产区介绍近年来大型项目的落户情况和新区优惠政策

 
    包局长介绍,按照“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的总体要求,兰州新区从功能上确定为“两带一轴”,东部产业发展带由新材料产业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和装备制造产业片区构成,西部产业发展带由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构成,两个产业带之间为由行政文化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等服务片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片区构成的中心水系轴区。兰州新区从生态格局上为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确定为“两区四廊”,两区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三廊为:结合北侧引大东一干渠防护隔离带设置的石化产业组团与其他功能区之间的东西向绿化隔离绿化廊道、结合贯穿新区的水系和周边的公共绿地设置的具有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南北向中部绿化廊道、依托东部产业带之间南北向的具有生态防护功能的东部绿化廊道及依托兰州新区外围山体,与南北两区联通的城市外围环形生态屏障绿色廊道。在未来的兰州新区,“千塘百湖”和绿色景观将成为吸引世人的一大靓点。

火热的兰州新区建设工地

    通过参观,同学们对建设兰州新区在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及解决兰州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火热的建设现场看到了“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等未来兰州新区的雏形,相信兰州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给兰州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国家西部大开发起到带动和支撑作用。
 
 
 
 
引大入秦工程,兰州新区原水供给和用水安全的保障工程
��“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纪实之二
 
    兰州新区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平均年降水量180mm,年蒸发量1800mm,昔日曾是极度干旱,靠天吃饭的地区。1995年引大入秦工程全面通水后,彻底改变了秦王川的用水状况,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促生了兰州新区,但作为影响新区发展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诸多基础要素中,供水安全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引大入秦中川灌区安建民处长介绍尖山庙水库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7月20日,为了全面了解兰州新区的原水供给情况和用水安全,我校“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永登县上川镇书记何富祥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目前为兰州新区行政、企业和建设工地供水的尖山庙水库、兰州中川供排水有限公司及正在施工建设的石门沟水库,详细了解了保障兰州新区未来用水安全的跌马沟等水库的规划情况。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中川灌区安建民副处长、石门沟水库张荣工程师分别就两个水库的工程建设和供水网络布局作了介绍,使同学们对兰州新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用水的供给情况有了总体了解。

指导老师和小分队队员了解兰州新区自来水处理和控制流程
 
    7月26日上午,我校“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和山东大学“智者乐水”赴兰州水资源利用调研实践团(团中央重点团队)在永登参观了引大入秦工程展览馆。两队队员认真听取了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赵伟科长对工程建设历史、灌区发展影响及未来发展展望的介绍,并就关心的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水质监测及如何保障兰州新区用水安全及保护水资源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参观和交流,同学们对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成就及不断适应区域发展需求调整工程定位,主动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取得的成绩深感敬佩,对引大入秦工程在兰州新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队员就工程环境影响、水质监测、供水安全及水资源保护等问题交流
 
 
小分队在石门沟水库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当地政府领导合影
 
    据了解,近年来引大入秦工程将建设调蓄水库作为优化调整供水结构的关键工程措施,先后在工程供水区规划布局了9座调蓄水库。目前,引大入秦工程向兰州新区供水现有调蓄水库三座(包括正在建设的石门沟水库),总库容829万立方米,年供水量2861万立方米。为了充分利用引大入秦工程的水资源优势解决新区“十二五”期间的用水问题,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预算安排8.7亿元在新区新建调蓄水库(规划中的跌马沟水库容约4000万立方米,年调蓄水量达2亿立方米),预算安排2.75亿元,对引大总干渠首、总干渠及部分干渠进行改造和加固,计划尽快开工,争取年内完成。实施改造加固和新建调蓄水库两大工程后,引大入秦工程的供水能力和综合优势将得到更充分发挥,完全可以保证兰州新区未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